现代煤化工再迎政策敏感期

发布时间:2015-03-03 09:54来源:经济参考报浏览:1025
煤化工 煤炭 煤炭消耗
 
    占据我国煤炭消耗总量“半壁江山”的工业领域将首次面临专门的节能环保风暴袭击。《经济参考报》记者3月1日获悉,由工信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下称《计划》)已在内部下发,以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四大重污染领域为重点,提出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8000万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0万吨、氮氧化物40万吨。
 
    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计划》更强调地方的能动性和区域协同发展,要求各省工业主管部门自主选择煤炭消耗大的城市,并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在利用各级财政资金防治大气污染、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扶持中小企业、淘汰落后等既有资金渠道的同时,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争取专门拿出一部分钱支持这一计划的实施。”
 
    近两年,我国频发大范围雾霾天气,燃煤无疑是污染源之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约40亿吨标煤,除电力行业外,工业领域煤炭消耗占煤炭消耗总量的近50%,存在用煤行业多、分布范围广、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高等诸多问题,2012年焦化、煤化工、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等四大主要用煤领域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国排放量的36%、45%、24%。
 
    作为近年来煤炭清洁利用“新宠”的煤化工面临的问题更多。大多数煤化工企业相对独立,与相关产业衔接不够,煤炭整体利用水平有待提升。
 
    “工业领域已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区域,加快推进工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作用巨大。与以往的单纯产业污染治理不同,我们此次更注重考虑工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上述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经过前期调研,初步推算全国360个地级市有100个煤炭消耗在千万吨级,通过对焦化、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4个重点用煤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普及的预测分析,《计划》提出,到2020年,力争节约煤炭消耗1.6亿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量1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20万吨、氮氧化物80万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上述四大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耗限额和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发布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目录,加快这些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同时,将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推动煤化工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煤化工。此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焦化、煤化工与冶金、建材等产业衔接融合,实现工业炉窑清洁燃料供给。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或工业园区,推进焦化、煤化工与区域集中供热一体化模式,替代分散中小燃煤工业锅炉。
 
    而财政部也将利用各级财政资金中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改造、清洁生产、中小企业、淘汰落后等既有资金渠道,加大统筹力度给予支持,同时发挥金融政策作用,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专业化节能环保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综合环境服务、金融租赁等模式,为企业提供技术和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实施方案提供绿色信贷等金融服务;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等,支持实施方案中的项目。
 

    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

 
    国家能源局等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水平,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
 
    意见明确,要按照节水、环保、高效的原则,继续推进煤炭焦化、气化、煤炭液化(含煤油共炼)、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等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提升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系统能耗、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同时,要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在满足最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高标准、高水平发展。在条件适合地区,积极推进煤炭分级分质利用,优化褐煤资源开发,鼓励低阶煤提质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低阶煤产地分级提质,提高煤炭利用附加值。
 
    意见提出,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业化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更加完整的自主技术和装备体系,具备开展更高水平示范的基础。低阶煤分级提质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现百万吨级示范应用。
 
    此外,意见提出,要减少煤炭利用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可资源化的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开展细颗粒物(PM2.5)、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落实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加强细颗粒物排放控制。研究煤炭深加工转化废弃物治理技术。
 
注:部分数据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
资质声明